日前,环球360游戏网站健康管理中心在多媒体室举办《骨质疏松的管理》健康大讲堂暨病患交流会。交流会由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骨科主任医师王栋栋主持。

王栋栋主任针对目前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发现的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问题,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可能询问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诊断、危害及治疗,生动地解答了患者们在有关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困惑。患者们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气氛热烈,纷纷表示学有所获。

此次病患交流会有效地提升了环球360游戏网站的知名度和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展现了健康管理中心为市民提供检前、检中、检后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特色,增强了患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信心,得到了患者的支持及认可。健康管理中心将每月举办健康大讲堂,为广大患者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患者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OP,osteop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根据《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36%,也就是说平均每10人中有将近4例骨质疏松患者。
二、易患骨质疏松人群有哪些表现?
1. 老龄、有骨质疏松骨折家族史的人群;
2. 女性绝经;
3. 具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饮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等);
4. 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患者(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
骨质疏松特征性的表现为骨关节疼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等症状,但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三、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四、如何诊断?
骨密度测定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测定以后根据T值来判定是否有骨质疏松,T值≤-2.5提示骨质疏松。
五、如何防治?
1.基础治疗:
(1)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
(2)适当运动和日照;
(3)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4)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5)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
2.药物治疗:
(1)抑制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等;
(2)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等;
(3)促进骨矿化类:活性维生素D、钙剂。
易患骨质疏松的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六、关于骨质疏松的误区有哪些?
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