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体检报告一般有两种状态,一种“忽视”状态对应着一种“紧张”状态。从翻开体检报告的那一刻开始,“+”、“↑”就格外刺眼,大脑在多巴胺的刺激下秒入“战斗状态”。要是看到肿瘤标志物、结节、囊肿、增生、息肉这些字眼,心里禁不住 “咯噔”一下,仿佛癌症突然从天而降!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一份体检报告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它们的区别!
一、肿瘤标志物:不是癌症专属
肿瘤标志物的常查项目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等。其本身并不是癌症所专有的,部分良性肿瘤、胚胎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也有肿瘤标志物。
感染、慢性炎症,甚至部分正常的生理情况,也是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常见原因,比如怀孕时甲胎蛋白也会出现明显升高,但多低于400ug/L。
相反,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一定就表示没有肿瘤。
有的肿瘤从始至终肿瘤标志物都不会升高,有的肿瘤标志物在疾病早期正常,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升高,且数值增高达到一定比例、倍数才具有临床意义。
如果体检发现这些指标升高,既不要忽视,也不必过于恐慌,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咨询一下。
二、结节:先看部位、大小和来源,再排查良性或恶性
结节一般是指在CT、彩超、磁共振等检查中发现的病灶,常见的有肺结节、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
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形状、大小、部位、密度、血液供应等特点,来初步判断这些结节的性质。
虽然多数的结节为良性,但也有些结节是恶性肿瘤的前期表现,一旦检出,应该密切复查,及时排查干预治疗。
三、囊肿:普遍是良性
囊肿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良性疾病,常见的有肝囊肿、乳腺囊肿、胆囊囊肿、肾囊肿和卵巢囊肿等,囊肿内为液态的物质。
只要囊肿没有影响器官的功能或引起症状,就不用治疗,定期观察或复查就行。如果造成了影响,就需要手术治疗。
四、增生:癌变几率低
增生是器官内细胞增多的现象,也是人们在体检报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诸如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等。
这些大多数均为良性,但仍有部分增生有癌变几率。
比如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1-5%,而约有80%的非典型增生病人终生都不会发展成为乳腺癌。
对于这类增生需要密切的复查,一旦提示恶变则需要手术治疗。
五、息肉:多数是良性
息肉是指生长在黏膜表面的突出物,常见发生息肉的部位有鼻、声带、胆囊、胃、肠、宫颈等。
其中有部分息肉,特别是肠道的腺瘤性息肉,有较高的癌变率,需尽早切除。
总之,不管是肿瘤标志物、结节、囊肿、增生、还是息肉,都不等于癌症!专业就医才是正确处理方法,不要自己“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