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大家外伤止血的方法
近日,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播,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让不少观众哭成了泪人。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由于战斗环境十分艰苦,易烊千玺扮演的战士伍万里只能把毛巾当止血带使用,给战友紧急止血。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伤口出血时,如何才能正确止血呢?

一、常见的止血方法
1. 直接压迫止血
日常生活中,大约 90% 以上的出血是可以通过直接压迫止血的,即哪里出血直接按哪里。但是很多人止血都喜欢按压在伤口周围,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按压在伤口上方。除此之外,在按压时需要一定的力度并持续压迫一段时间,千万不能压一会儿就松开看血是否止住了,一定要等到纱布处没有血迹渗出,再用绷带绑好。

2.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是控制肢体出血的重要手段,其原理是通过更高的压力来阻止血液流通,适用于创伤后四肢大血管破裂及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止血带宽窄度选择时,掌握“宁宽勿窄”的原则,在止住血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宽的止血带。禁忌用铁丝、绳索以及电线等充当止血带使用。
上肢出血:止血带应绑扎于上臂的中上1/3处。下肢出血:止血带绑扎于大腿的中上1/3近腹股沟处。

注意:止血带使用人员应及时准确记录止血带使用起始时间。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二、止血带的禁忌部位
止血带应避免置于前臂、小腿、肘关节、膝关节或被刺穿的部位。这些部位因为难以施加足够的压力达到止血的作用,使用止血带时不仅起不到有效止血作用,还会因压力不足仅阻断了静脉回流而动脉血流并没有阻断,以至于造成“放血效应”加重失血,同时还会导致相关神经损伤。

三、急救外伤包扎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损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四、止血带的简单绑扎方法
绑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
快,即动作敏捷迅速,伤口处于纱布包扎止血。如果仍无法止血,立即用绷带快速缠绕患肢上臂的中上1/3处;

准,即部位准确、严密,取一长直硬物并用绷带固定,不能固定太紧,以免影响后面的操作;

轻,即动作轻柔,将硬棍旋转数周。如何判定旋转多少是否合适呢?那么就以伤口出血刚刚停止为宜,不要盲目的旋转硬棍,以免造成肢体的缺血坏死;


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最后还要记住止血带绑扎的时间,就医时及时告诉医生哦。

经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外伤止血的处置方法了吧。把握住外伤止血的急救方法,保护自己,从我做起。


编辑:罗佳 黄强
审稿:甘涛 郭晖晖
审核:护理部 房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