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我院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分别表彰了夜班出勤最多的护士和服务最满意的护士,为护龄满30年的护理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证章。随后各科的护理姐妹们还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表演,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展现白衣天使的风采。



记者在5.12当天随机采访了几位护士及其同事,获悉部分护理骨干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把奉献当责任
心血管内科护士刘巧华飞身救人显大爱
5月12日凌晨0点20分,一名54岁男性患者欲从17楼跳下轻生,市人民医院护士刘巧华及时发现并奋力救回,在国际护士节的当天诠释了白衣天使的伟大。
54岁的宋先生因患扩张型心肌病,病情反反复复发作,经常需要住院治疗。这次又住进市人民医院17楼的心血管内科三病区。进入医院后,宋先生一直情绪都很低落,也很少有家属来陪护他。有一次,病区护士长殷萍无意中听见了宋先生的自言自语,他说如果再治几天治不好他可不想活了。于是,殷护士长赶紧向医院上级部门汇报了这个医疗隐患,并通知宋先生的家属多加陪护,同时病区医护人员也经常与宋先生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12日凌晨零点20分许,38床患者按铃反映,自己感觉不舒服睡不着。值班护士刘巧华来到38床询问病情后,她特别留意了39床的宋先生。“不对啊!39床的宋先生应该是输氧输液的卧床患者,怎么不见人了?”经验丰富的刘巧华立即推开卫生间的门,没见宋先生的身影,她又火速跑出门外,发现宋先生已经搬了一张凳子站在楼道边的阳台外,随时有跳下的可能。“深夜没有家属在病房陪护,患者自行拔掉输氧管输液管欲跳楼轻生!”——刘巧华当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她箭一般跑过去,奋不顾身用双手死死拽住宋先生,一边大声呼救。闻声赶来的女医生刘洁也当即抓住宋先生的手,两名女医护人员奋力拽住宋先生,拼命大声呼喊。看到这一危急情况的护工,立即拨打了医院保卫科的电话。在医院保卫人员的帮助下,直到凌晨1点钟,才终于把宋先生拉了回来,安抚好他的情绪,让他躺到病床上接受输氧输液治疗。
随后,医护人员将这一情况向宋先生家属汇报,并对他进行耐心的开导。经医护人员开导,宋先生最终取消了轻生的念头。
把科室当大家
手足口病区护士长刘远金一心工作精神嘉
4月16日下午,刘远金正在家里复习自考本科课程,考过即可拿到本科文凭。这时,院领导打来电话说:“医院要将第二住院楼7楼的预留病区作为手足口病区开放,调你去当护士长,明天你就开始筹建新病区。”刘护士长知道,这个病区里面除了桌椅和病床外,仪器、设备、药品一无所有,甚至连水电都还没通。她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本,立即赶到医院与领导沟通,和同事筹备新病区。考试当天,刘护士长从上午8时开始一直忙到下午1点半,她才放下手头工作,匆匆赶到考场参加下午2时开始的考试。短短的6天时间里,刘护士长一心扑在新病区的工作上,这个病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半个月时间里,一批批手足口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从这里康复出院。
殊不知,就在手足口病区开科的日期前后,刘护士长经常忙到凌晨2点半才在值班室和衣躺下,她太累了,她几天几夜都没有回家了。那晚11点多钟,刘护士长推开家门才得知,7岁的女儿已熟睡,女儿也患上了手足口病,还高烧不退。从来不怕苦不怕累的刘远金,当时觉得特别对不起女儿、对不起家人,而女儿被隔离在家疗养的半个月里,刘远金也很少能回家照顾女儿,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其他患儿。
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抽调到手足口病区的护士谭永娟也有一个6岁半的女儿,一天深夜,谭永娟正和同事在查看病人病例[W1] ,这时手机响了,谭接通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出来:“妈妈,我想你了。”电话是女儿妞妞打来的。谭已经连续3天没回家了,正要和女儿说句话,妞妞却将电话挂了。放下电话,谭顿时感到鼻子一酸。“她只想让我知道她想我,又不想打扰我工作。”
“当你看到原来奄奄一息的孩子,经过抢救,第二天会说‘阿姨好’、会朝你笑了,你会感到特别有成就感!”刘远金说,每每想到这些,护士们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把病人当亲人
重症监护科护士张芳护理危重病人受称赞
护士张芳当年报考市卫校时,家人都不同意,觉得护士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还不讨人欢心。
进卫校的第一年,张芳的母亲被诊断为乳腺癌,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母亲一反常态地不说做护士的苦与累,而是称赞那里的护士长、护士对她怎么怎么好,就像亲人一样。张芳突然间觉得,母亲对其他护士的称赞就如同是对自己的期望,这更坚定了她做护士的决心。
1992年,张芳凭借刻苦学习得来的优异成绩,毕业后来到了市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她决定,“人家对我妈这么好,我也要对我的病人这般好!”
18年来,张芳一直在从事护理危重病人的工作。她轮转过很多科室,不论是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还是原来的综合ICU到现在的重症医学科,她所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没有家属陪护、吃喝拉撒都需要护士伺候的患者。然而18年来,张芳从来不怕脏、不怕累,把病人当亲人,她的实际行动让同事们看在眼里,钦佩在心里。
十年前,一位70多岁的阿婆打电话到护士站找张芳,说她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需要在社区卫生所打针治疗,但阿婆的血管不太好,每次打针都很困难,她曾经在市人民医院住过院,得到过张芳的悉心照顾,她指名一定要张芳去给她打针。张芳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每天中午下了班,就独自乘坐公共汽车到阿婆居住的小区,上门为阿婆提供免费的打针服务,每天坚持、风雨无阻。
因为她的爱心,因为她的细致,因为她的坚持,张芳的工作得到了很多病友的称赞,也使她获得了“柳州市优秀护士”、“医院十佳星级护士”的各种荣誉,每一年度的工作考核,领导评语一栏都是“优”。
是谁,如春雨般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是谁,如夏风般驱散伤口疼痛的燥热;是谁,如秋月般照亮抵达健康的彼岸;是谁,如冬日般温暖茫然忧虑的灵魂。是你,白衣天使,深夜呻吟的病房里有你甜甜的微笑;是你,白衣天使,素洁的白衣包裹着纯净的心灵;是你,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答卷上写满青春无悔。夜班最勤劳、服务最满意、护龄最长久,护士们得来这些荣誉,确实不易,让我们对所有的白衣天使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