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重症医学科新病房正式投入使用——柳州市急危重症医疗水平大幅提升

发布日期:2011-03-22

来源:

点击数:

2011年3月18日,我院精心打造的“生命之舟”——全新的重症医学科ICU病房正式投入使用。新病房总面积1490平方米,设置病床数24张,它的正式启用使我院重症医学科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极大提升了柳州乃至桂中地区的危重病抢救水平,一举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新落成的重症医学科ICU病房位于我院住院大楼14层,按照国际标准、医疗专业需要和人性化服务三种理念进行设计,分为30万级空气质量标准的A、B、C三区。其中,特别设有1间负压病房、4间隔离病房,便于重度感染危重病人的收治与隔离;设立2间中转关怀病房,便于临终、精神障碍或病情相对稳定临时专科待床病人群体的需要。新病房流程清晰、合理,功能划分明确,医疗办公、教学与生活区各自独立,辅助用房完善,设有治疗室、仪器室、消毒间、污物间、清洗间、医疗库房、签谈室等,为危重病人的救治提供了合理、方便、管理规范的空间。病房内采用床旁加中央信息整合系统,使每位患者的生命征得到24小时连续监护,并传输到中央护理站和医生办公区,这样医护人员能在不同位置随时观察、掌握病人的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诊疗反应。

病房内所配备的医疗设备,90%以上为进口的,每床拥有一台多功能全自动有创呼吸机、兼有创和无创等功能多参数监护仪;各种高尖端的床旁检查和治疗设备,如: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仪(CRRT)、心电与除颤仪、主动脉球囊反博器、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毯、床旁x光机、床旁超声、床旁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等等,为危重病人的快速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病房传呼急救系统,使医务人员能对病情变化作出最快反应,迅速到位,避免出现抢救“死角”,确保患者安全。

由于ICU里收治的都是危重症病人,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新病房注重人性化设计。地板采用海水的蓝色、中央护理台采用麦穗的黄色,自然的色调能让病人充分感受生命的脉动,加之背景音乐的环绕,无形中使危重病人在救治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战胜疾病的欲望和信心。病房内每个治疗单元都悬挂可拉床帘,为病人提供独立、良好的私密空间,其治疗抢救不会干扰相邻病人的休息。每个床单元均配有对讲、传呼系统,方便病人与医务人员及家属的交流。病房内还设立专门的探视通道,既方便家属床旁探视病人,又能保持病区的清洁和安静。签谈室配有先进的对讲、可视系统,为家属与病人、医务人员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我院精心打造的重症医学科ICU新病房极大地提高了柳州地区危重症抢救条件。而作为柳州地区率先成立的重症医学抢救团队,经过八年的磨练,已成为一支业务精湛、勇于奉献,能随时实施高质量生命救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队伍。该科配有19名医生,58名护士,其中拥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6名,硕士研究生6名。团队中以中青年为主,朝气蓬勃,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能够熟练进行危重病人病情评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评估、监测及救治;能常规开展微量泵控制多个药物个体化给药、连续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低温状态下心肺脑复苏的救治、大血管术后的高级生命支持;能协助外科为严重腹腔感染及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实施暂时性关腹,提供围手术期多脏器功能支持,提高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学科带头人先后多次赴国内外一流的ICU中心学习,团队中大多数人员都有国内大医院ICU进修经历。科内经常性举办讲座、学术沙龙和技能培训,两人代表医院参加广西急救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此外,该科还积极推动本地区兄弟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会诊指导危重病人的治疗抢救。

重症医学科ICU新病房的启用,是我院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它将成为危重病患者获得新生的圣地,它将以浓墨重彩的一笔载入医院发展史册。

(马哲民 王晓源/文, 魏立 钟计锋/图)

关闭

©版权所有 2023  环球360游戏网站 - 环球360会员登录网址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管理登录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8号    桂ICP备06011751号-1

快速服务热线(咨询、投诉、建议):0772-3612345    邮编:545006    地址:广西柳州市文昌路8号